首页 > 文化读物 > 望闻问切的历史渊源与具体细节详解

望闻问切的历史渊源与具体细节详解

来源:仪璐文化网

望闻问切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诊断方法,起源于中国古代。所谓“望”,指的是观察病人的外貌和精神状态;“闻”,指的是倾听病人的自述和讲述;“问”,指的是询问病人的症状和病史;“切”,指的是采用手法摸诊病人的脉搏。望闻问切贯穿于中医诊断始终,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。

虽然望闻问切在中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但是谁发明了这种诊断方法是一个未解之谜。最早被纪录于文献中的望闻问切是在汉代,由于殷商时期已经发明了乙经,许多学者认为望、闻、问、“切”这四种诊断方式应该在殷商时期就有了。但具体怎样发展和运用,史书并无明确记录。

到了唐朝,有一个医学家叫孙思邈,他对望闻问切作出了较为系统和详细的总结和阐述,被誉为“中医学祖”。孙思邈在文中提到:“视色而知形,闻声而知气,问问而知病,扪之而知处。”他将望、闻、问、“切”对于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阐述得淋漓尽致。此后,望闻问切逐渐发展成为现在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诊断方法之一。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