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风蛙,又称斑蝗蛙,特征明显:疣状眼突,基质为棕色带些黑色的花纹,瞳孔横卧,虹膜金黄,体侧具有褶皱及白色上下线。在中国南方也有分布。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北风蛙的生活习性。
北风蛙在秋季开始交配,繁殖季节和夏季相比较较短, 大约为2个月左右, 从9月上旬到11月中旬。交配的时间一般在夜间或清晨, 雌蛙在8-10月间产卵,众多的卵堆积在一起,卵堆中一般有50-100枚, 以水面微凸的低处为地点。卵期约需1-2周,随着蝌蚪孵化出来。蛙卵为小球形,透明,白色或白色带灰色。蝌蚪亦为透明色,头部尖长,尾部双列齿状突起。蝌蚪期约长达8个月,但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,也有短至4个月左右的。
北风蛙为夜行性的动物,白天藏在树或灌木树下, 选择高地防止捕食者的侵扰,尤其是喜欢在树洞或树干间的凹缝中躲避,它们藏身的树洞口或者树干缝隙往往只有笔直的蛤蟆嘴巴才能看到。晚上出来觅食,它们的食物以昆虫、節肢动物为主,也喜欢吃小鱼。当周围无猎物时,北风蛙可以胃灌物滞留时间较长。
尽管北风蛙有如此多的生活习性,但是它们善于驻足做自己,秉承着 “有自己的一套道” 的精神,以不懈的努力去寻求空间和提升自我。在中国,人们常说“蛙跳有余音”,其追求不是单纯的行动,而是在每一步蹦跳的过程中,体会路上的风景,善待自我内心的需要,看北风蛙如何坚持自我,它们并不失去初衷,绝不一味地被外界压力所篡改。我们也应该像北风蛙一样坚守初心,勇于越过外界的各种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