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戒大师是晚唐、五代佛教高僧,俗姓法,名宝琳,又名赵尊,道号三戒,法号无畏宗师。相传年轻时被虎所伤,耳朵受了伤,因而留着一只长耳朵,刚猛有神。据说三戒大师习佛时间长达七十年之久,所以获得了很高的地位,被尊为无畏宗师。
三戒大师习禅成佛的那些故事传说不多,但“一覆瓿,两半鱼”的故事还是留下了不少的影响。相传,有一次和尚在河边打狗,被围了,三戒大师就把自己的钵盂翻过来,从自己头顶切了两条鱼,一条扔到河对岸,一条扔到狗群中。狗就去夺那个扔到对岸的鱼,于是打狗成功。
在唐代禅宗发展的总体背景下,三戒大师偏重于佛教禅说的讲述,提倡禅定和观想来追求悟道。「禅定者,外用于生生世世;观者则以内明心性。」三戒大师运用禅定和观想来介绍契经入定的方法,通过解释密教,强调了菩提心般若引导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