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探秘文化 > 论汉将李陵之失——兼论古代军事思想的演变

论汉将李陵之失——兼论古代军事思想的演变

来源:仪璐文化网

汉将李陵,字元龙,扶风郡人。幼时机智过人,深受孝廉董祥器重。进士出身后,不久就投身军旅,担任西河太守。当时朝廷以敦煌为北防要地,李陵便年底率军三万人渡河前往驻扎,计划在隔年的春季开始攻占。但临近新年,他却擅自率领精兵出征,经过一番厮杀后,遭遇突袭,全军覆没。

此次战败引起了朝野的广泛关注,众人都不理解这个曾经小有成就、被朝廷提拔的军事人才为何如此铤而走险。直至当代,人们还对他有所传唱。

分析李陵的作战方案,我们不难发现,他的斗志是可嘉的——整个西河太守府,没有一个人认为攻占敦煌是可能的。但是他所采取的单纯依仗人马兵器的战术,已经严重脱离了对敌情况、地形等战争基本环节的管理。

可见,纵横家在春秋战国时期率先提出的“攻其所不守,守其所不攻”、“兵不厌诈”等战术和老子、孙子等军事家提出的“以静制动”等思想,都是为了引导指挥军队者去逐步提高对周边环境和敌情的认识,从而使军中士兵在深谙军事基本技能各项之后,能够从上帝视角把握战争主动权。

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,新兴科技品兵器也日益升级,这就对我们在思想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挑战。然而我们可以从历史泛览中发现,深思战争本质的科学思想是战争胜利的根源,自古如此,且看今天是否也一样

相关信息